自然資源部擬成立6大部門16司,接管規劃!意味著什么?
發表時間:2018-05-23 閱讀量:4149
從陸昊出席自然資源部掛牌儀式、主持召開座談會,到北至雄安、南下海南調研等一系列舉動可以看出,建立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探索“多規合一”模式下的規劃編制正成為這位新部長開展新工作的重要抓手。
但自然資源部都有哪些部門,各自的職責是什么?自然資源部接管規劃職責意味著什么?詳情見下文。
自然資源部擬成立6大部門16司
日前,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主持會議宣布,自然資源部除綜合司局外,擬成立16個業務司局,每司局各成立一個籌備領導小組,并宣布了小組長(特別強調小組長不一定是最后的司局長)。
一、自然資源
1、自然資源調查與監測司
2、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司
3、自然資源權益司
4、自然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司
二、土地
5、國土空間規劃司
6、國土用途管制司
7、國土生態修復司
8、土地資源保護司
三、礦產
9、地質勘查行業管理司
10、礦業權管理司
11、礦產資源保護司
四、海洋
12、海洋戰略規劃經濟司
13、海域海島司
14、海洋預警司
五、測繪
15、測繪行業管理司
16、地理信息監測司
六、綜合司局
辦公廳、自然資源督察辦公室(執法局)、政策法規司、財務司、科技司、國際合作司、人事司、機關黨委、離退休干部局、機關服務局。
值得注意的是,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官方網站已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測繪地理信息管理;中國地質調查局也改為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二者在自然資源部的一級入口名為“測繪”、“地質調查”,與“海洋”(國家海洋局)并列。
自然資源部接管規劃,意味著什么?
國家發改委的組織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職責、住建部的城鄉規劃管理職責統一劃歸自然資源部,伴隨著自然資源部的成立,曾經的規劃門派之爭即刻化為過眼云煙!
某種程度上也標志著中國經濟發展由土地財政為主導轉向生態文明為主導的新發展模式;中國城鎮化進程由土地城鎮化階段邁向“人的城鎮化”階段,由增量型向存量型的根本轉變,住建部順利完成歷史使命,下一程將由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發改委來主導,步入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生態文明階段。
伴隨著規劃職能的合并,由于未來空間綜合性規劃的編制需求,必然要求設計機構之間,尤其是頂端設計機構之間的合作或者并購,空間綜合性規劃必然涉及到空間、產業、土地、制度、治理體系等各行業復合、各專業疊加、各領域深層次的探索和研究,隨著實踐的逐步積累,必然會逐步探索出中國特色的經濟發展、空間規劃、社會治理理論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極有可能在設計機構中誕生出獨具東方智慧的綜合型智庫機構,孕育中國的“麥肯錫”、“羅蘭貝格”和“波士頓”。
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會有“橫向一體化”、“縱向一體化”或兩者兼顧的“綜合化”,橫向一體化主要是將設計行業所需要的各專業進行整合,能夠涉獵規劃設計相關的各專業領域;縱向一體化則是基于規劃建設管理全流程來考慮,從前期策劃咨詢到規劃到施工的整個過程;“綜合化”則是整合前兩項,成為行業巨無霸的大型企業集團。【來源:國地資訊】